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不知道昏迷了多久,楚振邦重新恢复意识的时候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胸口火烧般的郁闷胀痛,嗓子眼里就像是塞了一团杂草,又刺又剌,透不过气来。

    睁开眼,眼皮有点粘连,五颜六色的光斑在瞳孔里跳跃良久,才看到一蓬罩在头顶的蚊帐。老旧的蚊帐也不知道用了多久了,色泽灰黄,不经意还能看到暗红色的血斑。

    耳边有嗡嗡的噪音,扭头看看,却是离床不远的地方摆放着一台落地扇,正在嗡嗡的噪响中摇头晃脑。

    落地扇的后面有一张写字台,通体红褐色,只是因为年代久远的关系,桌子上漆迹斑驳,很多地方都裸露出了橘红的木色。

    离着桌子不到两三步远的地方有一道米黄色的房门,房门上方镶嵌着两块玻璃。门后挂着一面镜子,镜子右下角破了一道裂纹,曲折蜿蜒的裂口正好将镜子上喷着的一行字分成两部分,眯眼看看,那一行红色的小字却是“为人民服务”。

    房间不大,摆设也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简陋,但它带给楚振邦的却是一种久违的熟悉。

    这个房间楚振邦实在是太熟悉了,即便是分别了二十年,那些深藏在脑海深处的记忆还是能轻而易举的翻找出来。

    在大学毕业,去南方打拼之前,这里就是楚振邦的家。那时候父亲和母亲都在县里的棉纺厂工作,当时住的就是棉纺厂家属院的房子,而且一住就是几十年。

    “……当初的大主意是我拿的,合同也是我签的,你们谁都不用管,我负全部责任……”

    卧室的房门没有关紧,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传进来。

    这个声音的腔调和音质都让楚振邦感觉非常熟悉,只是脑子里现在乱的很,一时间想不起声音的主人是谁。

    “老刘,现在不是考虑谁负责任的时候,”前一个声音刚刚落地,紧接着又是一个声音传进来,“而是要赶紧拿出个对策来……”

    楚振邦身子一阵,这个声音实在是太熟悉了,尽管已经将近二十年没有听到过了,可此时咋一听到,还是让人禁不住鼻头发酸。

    这声音是属于父亲的,那个曾经意气风发但最终却因为一场诈骗案而落得郁郁而终的父亲。

    听父亲的声音提到“老刘”,楚振邦的思绪禁不住回到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的90年,渠水这个处在大安岭群山环抱中的小县城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贫困县,全县唯一一家有点规模的企业就是县棉纺厂。

    当时父亲楚建国是棉纺厂的厂长,“老刘”刘红军是从县轻工局转过来挂职的副厂长兼党组书记。

    90年的渠水县棉纺厂已经陷入了经营困难的泥淖,全场近两千号职工,再加上好几百领取退休金的退休工人,给厂里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这一年,楚振邦正好从哈市商专毕业,毕业前夕,县棉纺厂接到了一个大单,经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余长志的介绍,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外贸企业向厂里订购八万件出口型棉衬,给出了15元一件的报价。

    在90年,尤其是对渠水棉纺厂这样一家企业来说,上百万的合同绝对是超级大单了,再加上有县里盯着,厂里对这个单子很重视。双方具体的洽谈过程楚振邦并不清楚,只知道那家外贸企业只向厂里支付了十万元的订货款,之后就没了影子。

    厂里经过几个月加班加点的忙碌,将订单完成之后却找不到买家,这才知道上了当。数万件棉衬堆积在仓库里销不出去,进料的资金、工人的工资、银行的欠贷一样都兑付不了,再加上原本的效益就不是很好,雪上加霜,直接陷入了绝境。

    楚振邦记得清楚,就在这一年的八月,被拖欠了四个月工资的棉纺厂上千号职工集体上访,最终把这件事闹到了市里。当月,市里作出决定,撤销了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