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古州装备制造集团是集团总部的脸面,出不得半点差错。维稳是第一位的,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第二位的。明白不?”

    “明白。”

    李子丞郑重道:“姜总您放心,我不会蛮干的。”

    姜鸿罡听后欣慰地点点头:“那我就放心了。对了,你能不能跟我说说,你上任后准备怎么干?”

    李子丞答道:“五个字,走群众路线。”

    姜鸿罡一脸蒙圈。走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是毋庸置疑的,可走群众路线跟发展经济有什么直接联系?

    李子丞解释道:“姜总,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不管做什么,都离不开人。发展经济也是如此。

    “就拿前天发生在集团总部门口的上访事件来说,一千多人的群体上访事件看似偶然,其实里面有一定的必然性。

    “姜总,有些事堵是堵不住的。就好比大禹治水一样,堵不如疏。群众最需要什么,我觉得应该是理解和尊重。

    “我已经侧面了解过了,围攻集团总部的这一千多个职工,正是因为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这才联合起来跑到集团总部大门口讨要说法。

    “因此,我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安抚这一千多个职工的情绪,给他们应有的理解和尊重,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姜鸿罡听后沉默了,他可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干上来的,对群众朴素的感情了解的并不比李子丞少。可随着自己的职位不断高升,他已经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再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了解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心声。

    自己是不是也变得官僚了,是不是也变得忘乎所以了。姜鸿罡不停的在心里这样问着自己。

    帕萨特轿车缓缓驶入古州装备制造集团大门,姜鸿罡收回思绪往前看去。只见以董贵堂为首的集团班子成员正站在办公楼大门口,面带微笑,降阶相迎。

    待帕萨特停稳,董贵堂急忙扑上去,伸出手打开车门:“姜总,欢迎欢迎。”

    姜鸿罡抬腿下车,轻轻拍了拍董贵堂的肩膀:“贵堂啊,这几年辛苦你了。”

    董贵堂听后笑了笑:“不辛苦,为人民服务吗。”

    “小李。”

    姜鸿罡对着刚刚下车的李子丞招了招手:“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你的前任董贵堂董事长。”

    李子丞主动伸出双手:“董总好。”

    董贵堂一边握着李子丞的手,一边夸赞道:“李总果然是一表人才,不仅是咱们集团总部最年轻的处级干部,还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你能来接我的班,是我的荣幸,更是咱们古州装备制造集团的福音。”

    李子丞听后谦虚道:“董总过奖了,我没您说的那么好。”

    彼此寒暄过后,姜鸿罡被一行人簇拥在中间,一起步入大礼堂。

    古州装备制造集团的大礼堂可以容纳大约一千五百人,姜鸿罡等人进入时,主席台下已经黑压压的坐满了职工。

    这应该不是行政命令,因为李子丞发现,大礼堂两边的过道里也都站满了身穿工作服的职工。

    也难怪,半年时间没有发工资,再加上不断有小道消息说,古州装备制造集团极有可能在今年年底进入破产保护程序。身为古州装备制造集团的一份子,能不着急吗。

    当然,破产保护和破产清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可对大多数的职工来说,不管是哪种方式,他们手中的铁饭碗眼瞅着即将被打破,他们能够容忍吗,显然是不能的。

    因此,他们想来听一听,新到任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会有什么样的举措,能帮助古州装备制造集团扭转眼下的危局,保住他们手中的铁饭碗。

    主席台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