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船入汉江,江面就变的宽阔起来,入目的是遍布芦苇的鱼梁洲。

    鱼梁洲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北向南的唐白河与从西到东的汉江在这里汇集,泥沙在这里形成了漩涡,堆积之后,形成了鱼梁洲。

    这个汉江最大的江心洲面积将近三十平方公里,上面只住了少许人,可以看到纯正的自然景色。

    在夕阳的照射下,赵德昭忍不住想起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

    就是这样的美。

    这是一千年前的襄阳,现代的赵德昭的家乡。

    对这个家乡,赵德昭虽然内心有牵挂,但是并未过于看重。

    在明朝的时候,他活了一百多年,一次也没有到过。

    因为当时的明朝,这里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区域。

    可是如今的宋朝只有这里最适合起步,所以他才会过来。

    船行过鱼梁洲,就能看到巍峨的襄阳城墙耸立在江对岸,这里的江面上游窄处只有一里,下游转向南,最宽处超过一公里。

    赵德昭站在阁楼的三层最前面,左侧是王溥,右侧是蔡令性。

    这应该是一艘花舫,少了一些庄重,多了一些脂粉气,不过装饰的倒很漂亮。

    蔡令性指着北门的城楼介绍道:“这就是华夏第一城的襄阳,在历史上,除了因为其他原因,直接攻破的记录屈指可数。

    前秦攻晋,四路大军一共十七万人,而朱序只有一万余人,襄阳城也没有被攻破。

    最后前秦主帅苻丕只能采取围困之法,切断晋援军和粮道。晋将李伯护叛晋投秦,打开城门,襄阳在被围八个月后才陷落。”

    八个月……赵德昭心中暗叹。蒙古大军所向披靡,连欧洲都踏平了,却在襄阳被阻了三十八年。

    从1235年宋蒙之间的军事同盟破裂之后在襄阳开战以来,一直到1273年襄阳守将吕文焕投降元朝,前后历时长达38年。

    哪怕是最后一次,蒙古大军竭尽全力,襄阳也从1267年守到了1273年。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蒙古大军,用了整整六年,才夺下了这座城池。

    历史上,再也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够在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守了这么久。

    赵德昭点了点头,转头问道:“蔡刺史,江北樊城防御能力如何?”

    蔡令性在襄阳为官多年,对这个问题也不陌生,回道:“樊城城东有清河,城北有排子河,七里河,普陀河组成的三道防线,都易守难攻。唯独西侧,并无河道,一片平原,所以有‘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之说。”

    赵德昭又问:“若是在城西挖渠引水,建立城墙,可否?”

    蔡令性胸有成竹又道:“排子河,普陀河都源自新野,邓县一带,水量不足。不过,在汉江上游有黑龙沟,白龙沟两条水道,若是能挖渠引水,就能形成严密的防线。

    但,此工程巨大,耗资甚多,更主要是,如此一来,樊城的防区太大,兵力又会不足。”

    王溥问道:“如此一来,樊城会有多大?”

    蔡令性想了想说:“从东侧清河到西侧易于挖渠之处,有二十里,若以七里河为界,到汉江边,南北十里。”

    王溥叹道:“有两个开封府大!”

    “不止,这只是樊城,还有襄阳……”赵德昭笑着又跟蔡令性说道:“蔡刺史,再跟我们介绍一下襄阳的情况。”

    蔡令性道:“刘殿头到襄阳来,带来了留守的指示,如今属下已经命人在西侧的万山,西南万山与岘山之间的清水沟出筑墙。

    万山是坡山,从汉江一直延伸到隆中,将城西堵的严严实实。不过山不陡,故此若要防御,只能挖土砌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