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少。

    那也没办法,正经的团三个步兵营,他们团不正经,有11门大炮的炮连,有比步兵连人数还要多的后勤队。

    前者是他们克敌制胜的倚仗,后者则是他们能否活着回国的资本。

    没了弹药打不过敌人,没了食物都得饿死,后勤保障的重要性不必多说。

    这第3个议题,就是怎么处理日军俘虏,正副团长都拿不出个决定来。

    请示上级那种傻事他们才不干,万一上级脑子一抽,让他们都带回去,好宣扬战果,给缅甸战役失败弄块遮羞布,他们带还是不带呢

    所以周景的意思是,干部们畅所欲言,大家讨论讨论该怎么办。

    阿译这个少校,怎么说官衔也是在这排第三的,被龙文章一指,只好站起来支支吾吾的说“这个,那个,他们都已经手无缚鸡之力了,杀了好像有些不太好。”

    这个态度没有出乎周景的预料,文人嘛,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动不动以杀俘不祥来劝说。

    要是阿译能说出来“全杀了”这样的话,周景反倒惊诧他是不是吃错药了。

    迷龙坐在阿译的下手位,恼怒的一拍桌子站起来道“搞什么嘛,这些小鬼子做了多少恶,全杀了都不为过。你要是下不去手,怕担恶名,老子去。抱着机枪突突,再简单不过了”

    “对,一连长说的对,小鬼子作恶多端,该杀,必须杀”五连长戴南学当即站起来,瞪着通红的眼珠子,就像是要择人而噬一样。

    他对于日本人的仇恨一点也不比迷龙少,保卫南京作战那会,他在66军,亲眼目睹了日军的种种恶行。

    南京大屠杀的惨状,是他这辈子都忘不了,在与日军作战时他总是奋勇争先,能让他坚持下来的唯一信念就是报仇。

    三连长吕国通站起来用诧异的目光瞧着戴南学,提出了反对意见“这里都是自家弟兄,把小鬼子的俘虏全杀了,也没有哪个弟兄会多一句嘴。

    可是还有英国人,人家最讲究那个日日内瓦公约,不能随便杀俘虏。咱要是杀了俘虏,英国人不得给咱们捅娄子。一报道出去,别说立功了,还得挨罚。”

    这话是中肯之言,周景赞同的点了点头。他担忧的无非也是这个,所以才骂龙文章多事。

    自从英国人投降日本人没成,投降了他们,全团几乎所有人都把这事儿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嘲笑英国人怯懦。

    但同时大部分人也知道了日内瓦公约是个什么东西,简单点来说,就是保护政府,保护平民的权益,随便杀是错误的,要受到谴责的。

    要是那会龙文章带队袭营成功后,发现那些日军伤员,随便给他们结果了,就按正常交战击毙算,任谁也挑不出半点毛病。

    现在已经过了最佳的处理时机,营地里的英国人早就发现了,英国指挥官还特意看了一下那些俘虏,有可能是满足其耀武扬威的想法。

    杀人很简单,一挺机枪,百十多颗子弹就能解决。

    但是让英国人捅出去,很容易在国际社会上形成舆论危机,给国家抹黑。

    国民政府还指着盟军的援助,必须得正视这个问题。到时候周景别说立功领赏了,迎接他的一定是撤职查办。

    面对吕国通的阻挠,戴南学一把将其推开,“团长,人我是杀定了。我一人做事一人当,大不了回来后,团长你枪毙我”

    话撂下他掉头就走,众人傻看着,眼看着这家伙冲到了门口,要真的去杀俘虏,周景急了“快,警卫拦下他”

    门口值岗的警卫一拥而上,两个人死死地抱住了戴南学。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放这种豪言壮语,那不是让周景难堪吗

    “把他带走,看起来。”

    “团长,团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