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卖假药的福医默默的收拾着包裹一言不发的离开了,看得出这是被王爷罩着的人,他可得罪不起。

    很快,就有几名男子上前询问丹药的来历和药效,凡是丹药都讲究师出有门,这对于张昊来说简直是小儿科了。

    张昊清了清嗓子就开始吐沫横飞的讲着他是医圣张仲景的第八代后人的事,说医圣为了此药历经多少磨难,呕心沥血留下了古方,他这个医圣后人自然要将此药推广出来,造福百姓。

    然后又讲金匮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的区别,尤其六味地黄丸对小儿身体发育不良更有好处。

    就这样另外一瓶六味地黄丸也很快售完了,还有几位肾阳虚的需要金匮肾气丸,张昊让他们明日再来。

    张昊卖完药就美滋滋的回到了悲田坊,讲了王世辩来买药的事,也讲了他是如何勇斗那个卖假药的,将他的正面形象描述得淋漓尽致。

    结账时多得的五百文也如数交给了李木杨,张昊虽然爱财但不该占的便宜还是不会占的,他是个聪明人,懂得分寸,还会分析形势。

    李木杨背后是王世辩,这就是一颗靠得住的大树,以后跟着李木杨混差不了。

    就这样,这一天总共销售一千五百文,张昊分得一百五十文,刨去摊子的费用一百文,他还赚了五十文,看似不多,但这可是一天的纯利。

    第二日,依然是每种五副药,受昨日事件影响,有人慕名而来,结果十副药半日售罄。

    卖完后,张昊并没有撤摊,而是留在这里继续为人诊脉,而且免费诊脉,凡是有实病的就给他们开方子,让他们去药房抓药,那样比在医馆里抓药便宜很多,对于开方抓药这一点,他还是很有自信的。

    如果遇到没有实病的,只是身子虚的就让他们明天再来买地黄丸。

    对于张昊的这种做法让李木杨也是另眼相看,没想到他的脑子会这么灵光,李木杨再次确信自己没找错人。

    第三日,增加到每种十副药,差不多卖了一天也卖完了。

    因为王世辩带来的效应毕竟也是小范围内,几乎就是在当日在场的那些人中传播,王世辩毕竟不可能回去到处宣传自己买了补肾壮阳的药,而这种药也是需要一个周期才能看出效果的。

    但张昊的免费诊脉也吸引来一批顾客,虽然不是每个病人都会买地黄丸,但毕竟人多,总会有买的。

    所以接下来的几日,销量保持在每天二十副药,到得第七日,开始有了回头客,销量又增加到三十副药,从此,每天都有新老患者来购药,但李木杨却让保持在每天三十副药的销量,短期内不再增加了。

    毕竟在这个时代,认为这是丹药,丹药是需要时间炼制的,而且如果源源不断的有丹药炼出就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会有一些欺行霸市之人来捣乱,所以只好采取饥渴销售,而且还不涨价,让人觉得这个地黄丸的财路也仅限于此了。

    那些本来已经蠢蠢欲动的地痞思来想去就放弃了分一杯羹的念头。

    对于这种饥渴销售张昊有些不理解,觉得李木杨身后是王世辩这棵大树,没必要怕那些欺行霸市之人,可李木杨却觉得为这种事而求王世辩不值得,也不能总给王世辩惹麻烦。

    即使这样,张昊每日都有300文的进账,去掉摊子费用还剩200文,如此下去他一个月就能赚到6000文了,要知道如今洛阳城的县令也没有这么高的俸禄的。

    而李木杨也是每天2700文进账,去掉成本也有2200文,这可是相当不错的利润了,一个月下来就能赚到60多贯钱了。

    毕竟这些钱太重了,李木杨让张昊换成银饼或者金叶子,这样就省去了很多存储的地方。

    再有不让张昊经常来悲田坊,他不想让人知道这是悲田坊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