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来到长安后,王晞还没有好好看下这个将要名震千古的城池,

    萧索、贫瘠、饥饿,很难想象三十年后,这里能成为世界的中心。

    如今的来家人,主要集中在城南大业坊的来家老宅,东市的包打听非常专业,向王晞一五一十的介绍了来家如今的现状。

    前隋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江都兵变,诛杀杨广,来护儿宁死不降,亦被杀。

    来护儿一生十二子,江都兵变,家小与诸子皆被宇文化及所杀,只有当时年幼的来恒、来济由于当时在大兴老宅,而幸免于难。

    现如今来家的主事乃是当时来护儿的第一家臣来渊,这个名字王晞曾经听义父提起过,来家的家臣中义父王起乃是来护儿的亲卫首领,随来护儿征战疆场,来渊则是整个来家的大管事,负责来家的一切生意、府宅等大小事情。

    与王起不同的是,来渊是来家的家生子,世代在来府为奴,被来护儿赐了来姓。

    江都兵变后,来家家小罹难,整个来家都被重创,亲朋故旧要么奔走离散,要么落井下石,好在有个来渊兢兢业业,替来家抚养两个幼子成人,还保下了来家在长安的大部分产业。

    来护儿半生戎马,他存活下来的两个幼子却都去做了学问,年长的来恒,因在国子监的出色表现,被检拔为翰林编修,虽然还不入品级,却已然算是入了朝。年幼的来济不过八岁,如今还在府中就学,却已是远近闻名的小神童了。

    到底是曾经荣宠无人能及的来护儿,来家在整个长安城,共有大小府邸十二座,安邑坊这边不过是其中一座。

    长安城乃是前隋的西京大兴城,当初隋文帝篡周立隋,命宇文恺于龙首原上建大兴城,城池建立之初,人烟稀少,尤其是城南的坊市荒无人烟,竟是为飞禽走兽所占。

    于是隋文帝命将诸勋贵尤其是皇亲国戚的府邸全都封在城南,到杨广登基时,城南的坊市已经是长安贵人的聚集地,来护儿就是在那时候被封在大业坊的,来家将祠堂等都设在大业坊作为祖宅使用。

    李唐立国后,反其道而行之,昔日前隋的贵族大多离散,靠近城北皇城的坊市成了李唐新贵们的聚集地地,而城南反而成了贩夫走卒等平民聚集之地。

    或许是考虑到来家传承不易需要低调行事,来渊将来家在城北的族人全都迁到城南,所以安邑坊的宅子便空了下来,只是定期派几个家奴来洒扫一番。

    长安的粮价已到了斗米等值一匹绢的巅峰,一些品级低的官员家中甚至都开始闹起了饥荒,就更不用说寻常百姓家了。

    “公子给点吃食吧”

    “贵人,可怜可怜我的孩子,求求您了,救救他”

    “郎君啊,给些吃的吧,我们一家三天没吃过东西了”

    衣衫褴褛的人群就像苍蝇见到散发甜香的糕饼一样,呜呜泱泱的便围了上来,程松、程武握刀在手,大声叱喝着驱赶。

    马车上的王晞心里不由一阵烦闷,那些饥荒无助的眼神,一如八月那场逃亡路上所见,如今城南,想必也是处处在考量着人性的悲凉吧~

    “山东、河南等地的粮食还未到吗?长安缺粮已有数月,这样下去,就不怕激起民变吗!”

    “唉~”程处默无奈道:“谁告诉你长安缺粮了?长安城内的粮食或许远不如前几年时候的储备,可无论如何也到不了这个地步!”

    “你是说有人囤积居奇,哄抬粮价?!谁有那么大的胆子!”王晞瞳孔一缩,惊声道。

    “你以为呢,缺粮的不过是朝廷和百姓,入了品级的官儿就那么多,可你见哪家勋贵府上饿死人了?”

    “朝廷就这么放任不管吗?就算陛下新登九五,朝政未稳,可也不必如此畏手畏脚,若是民变一起,就算稳定了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