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夏季的大胡河有些暴躁,水流湍急,声音传出老远。     这条河发源于西夏境内,是黄河的上游支流之一。     这里看似水源丰富,可土质却不好,植被稀稀拉拉的。     这便是西北的风貌,沈安渐渐熟识。     他在等待包拯的决断。     包拯看着他,目光中带着些许担忧。     “骑兵珍贵,老夫不能给你太多……”     “是,下官只需邙山军,外加五百骑兵即可。”     包拯的嘴唇动了一下,想说太少了,可最终却点点头,低声道:“小心。”     沈安点头,回身喊道:“出五百骑兵,谁愿意跟着某去杀敌!”     “某!待诏,某愿意去!”     “还有某!”     一阵纷杂之后,沈安带着六百余骑兵出发了。     “武人不怕死吗?”     一个从京城跟来的小吏有些不解的问道。     同伴也不懂,“这等时候上去……某虽然不懂战阵,可也知道前方危险,他们还抢着去,真是让人费解。”     以往他们眼中的武人粗鄙,胆怯,可在到了西北之后,这些固有的印象被渐渐击破。     沈安带着骑兵一路冲杀过去,拦截的敌军游骑见他们人多,就避开中间,准备从两翼用弓箭射杀宋军。     “弩箭!”     结果他们还没进入弓箭的射程之内,就遭遇了神威弩的打击。     此次出兵,沈安给骑兵们装备了大量的神威弩,能保证在和敌军接触之前,先给他们几波箭雨。     弩箭四处乱飞,不时有敌骑落马。     “齐射!”     当敌军接近时,零散的弩箭马上就变成了弩阵,杀伤力骤然加强。     弩箭覆盖的区域之内,几乎很少有人能幸免。     沈安没有注意侧翼,他盯住了前方。     一路疾驰,两翼的敌骑被神威弩射杀不少,剩下的不敢再靠近,只是隔得远远的在呼叫威胁。     当看到远方的烟尘时,沈安也看到了正在努力回归的斥候,以及追杀他们的西夏游骑。     敌军游骑约七百余人,而斥候只剩下了七十余人,巨大的差距让宋军斥候只能不断奔逃,没有反击的余地。     而且斥候的职责是打探消息,回禀消息,而不是杀敌。     所以他们面对巨大的牺牲依旧在左冲右突,只想回去禀告敌情。     这便是沙场!     “郎君,他们以多打少,不要脸!”     黄春的眼睛红了,第一次生出了袍泽之间的那种心痛。     “郎君!”     众人都在看着沈安。     沈安拔刀,说道:“那咱们就去欺负他们一回,出击!”     六百余骑去欺负敌军七百余骑,沈安说的很是理所当然,身后的骑兵们有些紧张,但邙山军却很是从容。     黄春拔出长刀,喊出了那句渐渐被人熟知的口号:“兄弟们,打草谷了!”     “打草谷了!”     邙山军狂呼着,紧紧跟在沈安的身后,急速而去。     前方,宋军的斥候都头贺力正在策马狂奔。     他带着麾下冒死打探到了敌情,却被一路追杀。     敌军在围杀他们,只是几轮下来,贺力的麾下死伤惨重。     “都头,援军来了!”     就在贺力心中焦急时,有人看到了疾驰而来的援军,顿时大家就欢呼起来。     “只有五六百人!这点人来做什么?还不够西夏人冲一阵的。”     骑兵对骑兵,大宋并无优势,所以人少了自然有败无胜。     贺力喊道:“草特么的!这谁领军来的?快些,让他们撤回去!”     这不是他高风亮节,而是担心被敌军缠住之后,大伙儿都没机会再回去。     身后的游骑迟迟不肯包围他们,就是想引诱宋军来援,到时候一并解决了对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