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次日,清晨。

    艳阳高照,春光明媚。

    文成殿御书房之中,躺在靠椅上闭目养神的刘毅忽然睁开双眼,对门外喊道:“侍中李渊何在?”

    一个身高近八尺的青年,闻声之后,疾步从房外赶了进来。

    他刚一进来,发现御桌前的椅子上放着一幅卷起来的画,至于健硕威武,面若春风的青年皇帝,则躺在椅子上,右手正把玩着一对青色玉石手球,看起来有些懒散。

    此人迅速收敛目光,低头弯腰行礼,恭声道:“臣侍中杨广拜见陛下!”

    “今日不是轮到李渊当值吗?”刘毅继续把玩手球,没有起身,却陡然间压低嗓音问道。

    杨广见皇帝生气,急忙跪下,却不卑不亢解释道:“回禀陛下,李渊昨夜染了风寒,今早天没亮就派人把告假奏本交给了臣,臣替他顶岗的奏本和他的告假奏本,就放在陛下御桌上的红盒子里。”

    皇帝御桌的右上角有一红一蓝两个盛放奏本的盒子,红盒子里放置的是来源于皇家内廷的红色奏本,蓝盒子里搁着的是来自于中央朝廷的蓝色奏本。

    至于地方上的绿色奏本,会有政事堂通政署先过一遍,按照所奏之事的类别分送到对应的各个堂部,只有政事堂无权查看或拿不定主意的奏本,才会上呈到皇帝的御书房,单独叠放。

    内廷通政署侍中官的工作内容之一便是替皇帝整理御书房,其中就包括按照奏本上注明的时间顺序,由近及远叠放入盒子之中。

    “杨广,你这是在替李渊求情吗?!”刘毅冷声道。

    杨广急忙闭嘴,接着似小鸡啄米一样用力把头往地板上一磕,用行动表示了他知道错了。

    侍中官的直接上级是内廷通政署少卿,告假之事当上禀到他那里,再由其转呈给皇帝,这是最基本的汇报流程。

    “你们二人从担任侍中以来却也算勤勤恳恳,通政传递信息有功,但不能仗着有功就置汇报流程于不顾,你可明白!?”

    杨广听着刘毅严厉的批评,只是觉得有些委屈,因为上个月他生病,李渊替他顶岗时,年轻的皇帝并没有说什么,谁曾想皇帝的脸就像天上的云,说变就变。

    “臣知错,请陛下责罚!”杨广再次叩首道。

    刘毅却不想就此放过杨广,而是打算借此机会好好敲打敲打杨广,同时震慑一下四大辅臣之一的杨坚。

    在历史没有被改变的原时空,今年是隋开皇八年。

    但汉圣祖改变历史后,东汉之后没有三国魏晋南北朝,而是延续至今的新汉,新汉加上前汉与后汉,汉帝国的国祚已近八百年!

    周朝享国八百年,但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处在诸侯割据战乱之中,而大汉朝却是在西汉末年战乱过一次之后,到东汉后期汉圣祖崛起至今四百余年,从未有地方势力做大颠覆中央政权的情况!

    如今四十一岁的弘农杨氏当代家主杨坚,不仅是拥立太平帝的最大功臣,也是如今新皇的辅政大臣,更是手握中央与地方官员人事升迁审核之权的吏部尚书。

    原刘毅登上皇位后,御极天下时日尚短,心中十分忌惮辅政大臣杨坚。

    而刘毅是穿越者,他上初中历史课时,对结束南北朝分裂,重现华夏大一统的隋文帝杨坚印象深刻。

    在他看来,只要是个正常人,发现如此吊炸天的历史人物成了自己的辅政大臣,恐怕心中都会不安!

    更何况,被后世之人贴上“隋朝第一影帝”、“色中饿鬼”、“残暴如桀”等标签的杨广同志,竟然成了刘毅的近侍内臣,他没有找理由砍掉对方的脑袋,已经算是理智了。

    “杨广,李渊有病在身,情有可原。但你不能因为你父亲(杨坚)是先帝遗命的辅政大臣而不把内廷通政署虞少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