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笔下文学    】卿等可共鉴之。”诸人又是齐声称颂皇帝圣明。

    朱大明摆了摆手,接着说道:“如今田地足够屯垦使用,军机处要在三日之内与锦衣卫c东厂就抄没阉党的田产交割清楚。至于朕的皇庄,王承恩,你也要尽快交割给军机处统一调配使用。”

    巩永固c方正化c王承恩和孙承宗等人,皆是躬身领旨。

    这个事情说完以后,朱大明想了想,又说道:“至于张爱卿所担心的钱粮军饷,自有朕的内库支应,需要多少,卿等尽快核算,由朕的内帑拨付。”

    英国公张惟贤赶紧说道:“陛下圣明!朝廷屯田练兵,所需钱粮,皆由陛下的内库承担,实在是令臣万分汗颜,臣愿捐出臣家在保定c大名的几座田庄,供军机处组织屯垦练兵使用,恳请陛下恩准。”

    孙承宗也躬身说道:“臣也愿捐出高阳田庄,助陛下屯垦练兵。请陛下恩准。”

    朱大明一看,心里一乐,说道:“孙爱卿就罢了。至于世袭勋贵武臣,历来与皇室休戚与共,如今倒是可以捐献田产粮饷,助阵募民屯垦编练新军,张爱卿带个头也好。”

    至此,练兵所需钱粮的事情,总算是议完了。朱大明看了看众人,然后说道:“至于拣选将校的问题,朕以为茅元仪所说很有道理。所谓屯田练兵,重中之重自然就在练兵上面,若是没有合格的将校,练出的士卒又岂会是合格的士卒?朕欲以当年戚帅之法练兵,可惜如今军中通晓戚帅兵法的将领太少,需要专门开设武学来教授。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朕意,军机处可在通州左近,划出一片土地,开办一座讲武堂,专门传授练兵带兵之法。

    “朕看,就以孙爱卿为总办大臣,张爱卿为会办大臣,而茅元仪c孙元化,皆可为教习讲官。

    “孙爱卿c张爱卿也可从九边及京营之中选调精通枪棒武艺c戚帅兵法和火器使用的老将为教习。

    “再从九边c京营之将门子弟和低阶武官,乃至朝臣子弟之中遴选一批青年才俊,入讲武堂学习,以三个月或者半年为期,学成即放出为新军官佐,为朕练兵,如此,新军将校皆学火器兵法,不出数年,强军可期。”

    对于皇帝所说的,军机处诸人皆是叹服。

    这个皇帝虽然年轻,但是处事不急不躁,步步为营,深沉睿智,的确是中兴明主。

    听皇帝说到这里,茅元仪忍不住上前说道:“陛下,臣向陛下推荐一人,此人精通戚帅当年兵法,可为讲武堂兵法教习。”

    朱大明听了此话心中也是高兴,毕竟茅元仪是写出《武备志》的大神啊,于是说道:“茅卿举荐何人?”

    茅元仪说道:“陛下,臣举荐之人乃是戚帅侄孙,其父乃是戚帅侄子戚金。戚金将军在天启元年浑河之战中率领戚家军余部,以火器军阵对战建虏,以三千人毙敌万余,当时戚金将军三子皆随军应战,戚金将军阵亡后,其子元功c元辅c元弼扶棺归葬登州。臣尝写《武备志》,于戚帅兵法不解处,曾亲往登州请教。是以知之。”

    朱大明一听之下大喜过望,这可是意外收获,于是高兴地说道:“既如此,茅爱卿可修书一封,写明朕意,由锦衣卫派人传旨,召戚元功等三兄弟进京。”

    说完这个,朱大明接着对孙承宗说道:“至于兵部武学,如今既已基本闲置,可一体并入讲武堂,隶属军机处,日常管理事务可由茅爱卿具体负责。原来兵部负责的武举乡试c会试,可与讲武堂并行不悖,天下武举凡中选者可入读讲武堂,结业即授官职。”

    孙承宗c张惟贤c茅元仪一起躬身领旨。

    朱大明喝了口茶水,润润嗓子,接着说道:“朕闻,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