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且不说黛玉主仆如何回乡。却说四月十九日的午后,京城北门几匹快马飞奔进皇城。承德殿内,戴权将兵部传来的急报呈上。天子水若阳接过一看,见是去东部海疆代天子巡视的南安王送来的急报,说是近来海寇侵犯天朝沿海郡县,抢商虐民甚至杀人放火,官府虽然尽力围剿,但海寇熟悉海上路径,常以天朝与罗安国相邻的几个小岛为据点,时进时退,十分猖獗。因罗安国有信使传来罗安国主意思,希望天朝与罗安国一道驱逐这些海寇,并通婚和好,罗安国愿意将二公主嫁入天朝皇室,也恳请天朝将皇室公主嫁到罗安国为妃。南安王爷接到信件,不敢自专,让人将急件送往京城。

    次日早朝,天子将南安王传回的信件内容告知群臣,让众臣商议对策。太傅张召奏道:“罗安国与我朝隔海相邻,历代我们也和平相处,他们几百年来受我朝文化影响,很多风尚都和我们一样。若他们真有与我朝共同驱逐海寇的想法,臣建议皇上可以同意他们的请求。”兵部侍郎张全知奏道:“皇上,所谓兵来将当,臣建议,朝廷派一得力干将前往东部海疆,协助当地官府一起驱逐海寇。”东平王奏道:“皇上,南安王的来信上已经写清楚,说那些海寇以海上诸岛为据点,而那些小岛在我国与罗安国相交处,若不和罗安国协商好,只怕会引起罗安国的非议。臣认为,和亲可以使两国交好,又可彻底剿灭海寇之患,所以臣也赞同张太傅的主意。”

    群臣商议了好一会,议定还是同意和亲,同时认命禁卫军副统领戚建辉为忠勇将军,带精兵两万前往东部海疆,协助当地官府与罗安国一起驱逐海寇。天子又亲拟国书,并捎去国礼,以表天朝诚意,告知两国和亲事宜均等海寇荡平后进行。同时,因当朝并无适龄公主,所以天子下诏,由西宁王负责七日内将王室十二至十八岁的郡主名姓造册上报朝廷,然后再根据郡主才情姿色选出最合适的人选封为和亲公主。

    四月二十六日,西宁王按照天子旨意,将各郡王府中的郡主名姓年轮造册上报,其中合条件的郡主共六人。她们分别是:西宁王府三郡主十六岁,四郡主十二岁,忠顺王府二郡主十七岁,南安王府郡主十五岁,东平王府四郡主十八岁,三郡主十二岁。其中西宁王三郡主和东平王四郡主已经定亲。忠顺王府二郡主因少时受伤腿有残疾,所以天子决定从西宁王四郡主,南安王府郡主,东平王三郡主三人中选一个封为公主前往和亲。四月二十七日,天子下诏,让这三个郡主在五月初三日随母亲进宫,然后选出最佳的和亲人选。

    南安王府,南安太妃正在和南安王妃商议可能的和亲之事。王妃道:“西宁王四郡主,东平王三郡主都只有十二岁,我看八成是妹妹会被选去。”太妃叹道:“论理,选中去和亲便封为公主,对府里是荣耀,但嫁去这么远,况且不知道对方年纪性子如何,到时骨肉难见,终是无趣。”南安王妃听太妃口气,似乎不舍得让三郡主穆青去和亲,于是想了想道:“母妃不舍得妹妹远嫁,但我们又不能违抗皇命。王爷是朝中重臣,眼下又不在京城,况且也不好去找皇上或太子。不过,我记得当年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这两个人都不是正真公主,现在这次和亲也一样。皇上说让我们妹妹五月初三进宫,若是母妃尽快认下一个才貌俱佳的义女,代替妹妹去和亲,母妃看这法子可使得?”

    南安太妃听了,喜道:“你说的是,还有几天日子,这法子让我想想。要代替去和亲,肯定要先告知皇上,且要选一个才貌俱出众,年纪又相当,人家乐意让我认下的姑娘才好。谁家有这样的姑娘呢?”南安王妃想了想道:“母亲这样一说,我倒想起一个人。前儿你生日,荣国府不是有个叫探春的三姑娘跟着贤德妃娘娘的母亲过来?当时母妃还夸他们贾府会调教姑娘,贤德妃娘娘的母亲是不用说,那探春本不是她亲生,况且我听说这个三姑娘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