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决的工厂领导决定召开全厂大会来决定是否停工改造。     在大会上厂领导把关于生产线的改造问题向全厂职工做了介绍,然后民主的征求大家的意见。     这时候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工程师(气质必须符合少林寺扫地僧那种)从下边走了上来,从厂领导手里拿过麦克风说道:不用停产也不用花费五十万那么多的技改经费,给我两百块我半天就能解决掉这个问题。     在全厂职工的一致要求下,财务科和人事科给老工程师批了两百块的经费和半天的事假。     老工程师去市里的百货大楼买了一台电机强劲的五挡电风扇回到了工厂,然后在生产线成品最后装箱打包的位置接通了电风扇,把电风扇调到三挡之后生产线所产生的无产品空盒因为重量的缘故直接被风吹到了地面上,老工程师只用了两百块人民币就成功的解决掉了这个让工厂十分棘手的大难题,获得了德国工程师的高度赞扬与推崇。     十年之后,该厂从德国引进了下一代全自动生产线,新生产线德国人花费大力气改进了生产线的控制程序,成功的解决了空盒问题,维护了德国产品的美誉度与品牌形象。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段子,除了华夏诸葛亮式的斗智风格,还带着一点点霍元甲打擂台式的民族自豪感,就是最后一段文字显得有些意味深长。     这个风吹肥皂盒的段子,在九十年代中后期风靡一时,无数营销与管理大师丢掉最后一段文字后,把这个例子当做范例解读,什么成本控制、思维方式、投入产出、弯道超车等等等等,当然也有人从最后一段中解读出了搞科研只能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弯道超车就是扯,投机取巧爽一时最后还不是照样去引进下一代。     新世纪之后,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成功入世,共和国已经经历了一轮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相比寒酸的九十年代可以说进步了好大一截,全自动生产线早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全面普及,电风扇更是几乎被彻底淘汰出消费市场,因此风吹肥皂盒的段子就显得十分的土气了。     新世纪一零年代是共和国芯片进口金额快速赶超石油进口金额的年代,芯片之痛给共和国带来的痛楚也开始越来明显,有了这个基础氛围,第二个段子成功诞生。     第二个段子某种意义上就是第一个段子的变种,不过由于林本坚博士的真实事例,使得第二个段子看起来更不像是段子。     新世纪之后,光刻机技术在193纳米上停滞不前已经有十多年了,光刻机作为推进信息时代快速前进的动力引擎正面临着熄火的危机。     全球无数科学家、顶级实验室与大型科技集团在这个方向上投入了几乎是天文数字的巨资,不过都失败了。     这时候谁也想不到一个来自软件行业的外行会在光刻机领域起到颠覆性的作用。     时间步入了新世纪,不过对于林本坚博士的事业来说却不是那么美妙,林本坚创立的光刻软件公司Linnovation是北美光刻机软件领域排名第一的公司,由于华裔天花板的缘故,林本坚博士的竞争对手获得了电子行业内某个大公司注资,对手依靠资本优势采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把林本坚挤出了光刻软件领域。     这时恰好台积电的执行长给林本坚打电话邀请林本坚回4V,一番考虑之后林本坚决定加入台积电重新开启自己的事业。     这时候全世界的光刻机路线都在死磕153纳米光源,虽然身为外行,但林本坚却对这个选择不以为然,认为153纳米技术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必须另觅他途。     这条新道路林本坚整整找了接近两年时间,在2002年夏天,某天早上林本坚偶然通过办公室桌面盆栽叶子上的水珠看窗外,扭曲的窗外风景给林本坚带来了至关重要的感想,如果在光刻机的镜头上加上水滴会不会也能扭曲光线的宽度,开创性的浸润式微影光刻机这项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