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青州的问题很多,如黄巾军泛滥成灾,号称数百万。如政令不统一,各地郡守强豪自行其事。如田土荒废民众苦不堪言等。     自从刘备入主青州后,除了黄巾军之事悬而未决,其他的都不是问题。不遵号令的,拥兵自重的各地官员或强豪,都已经从青州地面上消失掉了。如今青州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刘备乃青州之主。     对青州地界各地官员和强豪下手的,不是刘备,而恰恰是以褚燕为首的黄巾军。这都是早已打入褚燕部内部的荀攸与刘备联手而为之。     刘备在暗地里掌控青州之后,并没有及时容纳和收编青州黄巾军。在荀攸,荀彧,郭嘉的建议下,维持着青州黄巾军泛滥成灾的局面,以天下诸侯都以为刘备无暇他顾,而暗自积蓄力量以图天下。     刘备知道乱世争雄,莫不是尔虞我诈,无所不用其极。既有黄巾军为幌子,而让天下诸侯对自己掉以轻心,自然采纳了三大重谋的建议,明面上对青州泛滥成灾的黄巾军叫苦不迭,实际上在大刀阔斧治理青州。     在此不得不说下青州黄巾军的现状。刘备早年率兵救青州之时,不但承诺过褚燕,而且还指点过褚燕可占山为王。褚燕也相信刘备,还就真的就占山为王。     因此褚燕部算是受损最小,声势最大的一股黄巾军。尤其在张角兄弟死了之后,褚燕以明其心,改名张燕,更是让青州黄巾军隐约成了全天下黄巾军的标杆。     标杆就有凝聚力,就有号召力,以致全国各地战斗失败的黄巾军都不约而同地辗转来了到青州,都来投靠褚燕。这就让本就势大的褚燕部更加人多势众。     当年张角死时,从广宗城突围而的黄巾军分两部。其中张宁率一部十几万北上幽州,由关羽和徐晃接应,基本无损进入幽州归了刘备。     其中另外一部分十几万人由陈败和万秉两个渠帅带领去青州,被朱儁歼灭了一半。陈败和万秉也就率万余残兵来到青州投奔褚燕。     还有从宛城率十几万青壮突围的孙仲和赵弘部,其中大部分由赵弘带领也来到青州投奔褚燕。最神奇的是孙仲带领小部分走到了幽州投奔黄巾军大小姐张宁。     相对于历史同期,青州黄巾军可多了好几倍。如果说历史上曹操征讨青州黄巾军,组建了三十万青州兵,那么现如今刘备分分钟可以组建百万青州兵。     嗯,只要有这么多装备,只要后勤有保障,刘备现在就可以收编百余万青州黄巾军的青壮,还都是见过血,经历过大小战斗无数的青壮。就问你怕不怕?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不说没有这么装备,也没有充裕的粮草物资供养百万军队,更没有必要。招人防备嫉恨不说,训练和管理百万军队也不是常人可为,刘备自己及麾下就没人做得到。     目前刘备对青州黄巾军处理的设想是,屯田。最多筛选抽调五十万左右的青州老兵作为预备军,平日一边种田一边训练,万一有突发状况,武装起来就能打仗。     收编和改造青州黄巾军是个复杂漫长,工作量非常大的事儿,刘备准备三到五年时间做好。嗯,刘备就负责思想工作,其他的由荀攸主持,荀彧和赵云等协助。     换而言之,青州黄巾军人数众多,都已经是刘备的人。或者说当众黄巾军人数最多,实力最大的一个就是刘备。无论麾下的兵力,还是治下的人口,黄巾军占了一大半。     还是那句话,只要归入刘备名下,黄巾军就洗白了。刘备可是实至名归的汉室宗亲,是逍遥侯,是青州牧,是得到先帝金口认可的。就算别人心中不认同,口里必须承认。     除了青州黄巾军,当今天下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黄巾军残余势力。青州的褚燕部自然是人数最多声势最大的一股,号称数百万,包括男女老幼还真有四百余万,其中中青壮若一百五十万左右。     其次是青州,豫州,兖州交界处活动的波才部,也有百余万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