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公子,俺实在很些不太明白,你们素昧平生,为何有如老朋友一样熟络”典韦在荀攸走远了,有些费解地问。

    “恶来,有句话叫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看得顺眼的人,自然会多亲近。我和刚才那荀攸就是这样。”刘备笑了笑解释着。

    “不明白!”典韦从来都是如此直白,说不知道就不知道。典韦是不明白刘备两个说什么,又为什么说这么多。

    应该说在典韦这儿,从来不废话,三两句了事,不然就开打,打完了还是三两句,就问你服不服嗯,就是如此简单粗暴!

    “你不明白就对了!”刘备无奈地再次放弃说教这傻大个。对牛弹琴都不是,比铁树开花还难。

    “哦!”典韦应了一声,口里不知道在嘟囔着些什么玩意儿。

    洛阳城不大,却也很复杂。若非有蔡邕以前的留址及荀攸的指点,刘备和典韦一时还真找不到座落这条有点略显僻静的小巷子的蔡邕。

    红染的朱门,飘瓦的围墙,厚朴的府名,莫不彰显着府主人的地位和气质。这就是汉末大学者蔡邕的家。

    “咣咣咣!”刘备站在府门前,抓着怪兽口里的铁环敲了三下门。刘备是真不敢让典韦叫门,不然轰倒了这门都难说。

    “吱呀!”一声,蔡府打开了一条缝,一个年长的老者探出头问:“请问你们有事吗找谁”

    “老伯有礼了,我是从幽州涿县而来的刘备,特来拜访蔡师。”刘备对蔡邕执弟子礼,这也是老师卢植的意思。无论从那方面来讲,蔡邕都足够做刘备的老师。

    “客气客气,还请刘公子稍等,容老朽禀告老爷。”老者笑了笑说,说后掩上府门进去禀报去了。

    “玄德快进来!”不大一会儿功夫,蔡邕亲自来开门,十分热情地招呼着。

    “谢谢先生!弟子多有打扰了!这是典韦典恶来。”刘备躬身施礼,也介绍了一下身后的傻大个。

    “恶来,真雄壮!快进来,快进来!不打扰不打扰!”蔡邕点头赞道,心情太好地在前头带路。

    蔡府还挺大的,这正屋前的院子就有亩多。院子中间是一条铺满了石子的路,路的两边种满了花花草草,有几朵秋菊正在风中摇头。

    正屋的门是两扇雕刻着不同图案的木门,门是敞开的。屋内很空荡,就是一张大木桌子和数个跪坐用的垫子,垫子前有个小方几。

    “玄德,距上次在子干家相见快一年了吧时间过得真快!”蔡邕有点感慨地说:“也不知子干在九江郡平叛如何”

    “是啊,先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流去。”刘备收回了东张西望的目光,认真地回话:“老师的近况弟子也不知,不过弟子对老师信心十足!”

    汉末的一切对刘备来说都是历史珍宝,尤其是这都城洛阳。在后世根本再也看不出当年的痕迹,只存在于历史书本中。

    蔡府的所有一切都无异于文物,刘备更是第一次走进家在京都的历史牛人府上。难免会带着欣赏和朝圣的心情,一双眼睛那里够用。

    让刘备很无奈的是这时代通讯问题,传递一个讯息都是以年月论。真是靠走和吼的功夫。老师卢植都去了九江郡半年,还没确切的消息传回来。

    刘备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记错了,历史记载卢植第一次去九江郡平蛮族之乱只用几个月呀这都半年啦!

    “我对子干也信心十足。不过战事非比寻常,总让人不忍地牵挂。”蔡邕与卢植算是彼此欣赏的至交好友,也是有共同语言的知音。

    “弟子替老师谢谢先生的挂念之情。”刘备再次对蔡邕施礼着。

    蔡邕博学多才,通晓经史c天文c音律,擅长辞赋。这时正拜郎中,校书于东观,迁议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