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荀府已经更名为辽阳县侯府,门房将大门打开,看着站在阶前几名文士,顿时兴奋道:“三爷、四爷你们过来啦!”     门房乃是跟随荀彧多年的长随,当然见过荀彧的几位兄长,连忙将几人请进了府邸。     荀彧得到消息,匆匆地赶了过来,拱手相拜:“三兄、四兄,堂兄,堂弟,吾侄,彧等候多时了!”     几人也上前拜道:“五弟!”     “五弟!”     “堂弟!”     “堂兄!”     “叔父!”     “快来,咱们入内说话!”荀彧向众人邀请道。     等在室中坐定,侍女也将茶水奉上,荀衍捧着茶盏对荀彧道:“一别数年,五弟如今已在汉公麾下担任九卿之位,而为兄如今却是孑然一身,不免有些惭愧!”     “兄长何出此言?兄长之才,弟尽知矣,如今汉公求贤若渴,正是兄长大展身手的好机会!”荀彧安生劝道。     荀衍连忙起身,对荀彧一拜:“兄有些急躁了!惭愧,惭愧!”     “家中可还安好?”荀彧询问道。     荀衍对荀彧道:“如今五弟在汉公麾下任职,吾等众兄弟也前来投效汉公,为兄以为,应将宗族迁到蓟州来,以免咱们众兄弟分心啊!”     “三兄所言甚是,彧这就写信,派人将宗族接到北平来!”     荀彧对此也连连点头,如今战乱四起,而宗族却在另一个势力中,这实在是不太安全。     “五弟,吾等已经知道大兄现在在何处了!”荀衍对荀彧说道。     荀彧忙道:“大兄才思敏捷,智谋过人,当时就被长辈称其为人中之龙,我本想将大兄与诸兄弟均介绍给汉公殿下,却不想大兄竟然前往天下四处游历了!那如今大兄现在何处?”     “大兄现在魏公李云处!”荀衍说道。     “唉...”     荀彧长叹一声,道:“当今天下,群雄并起,可称为英雄的寥寥数人,如汉公、如魏公,又如东州牧,或如江中太守等皆是一时之豪杰,东州牧项煜虽明果独断,善于用人,但性格暴躁,过刚易折,非明主也!魏公行事果断、胸有大略、腹有良谋,但刚愎自用,猜忌心重,亦非英主也!唯汉公以仁义之名于天下,知人善任,雄才大略,性情宏达,方为明主!大兄才识过人,为何弃汉公而投魏公?”     荀谌这时笑道:“五弟这是当局者迷啊!长辈虽然夸耀长兄为龙,但亦夸耀五弟乃丞相之才,恐怕大兄曾经游历过燕州,见五弟之才,想要与五弟你争一争谁之主才能问鼎这天下!”     荀彧听罢,摇头不语。     随后荀彧对众人道:“大家今夜便在府中休息,明日吾便带诸兄弟去面见汉公殿下!”     “善!”     众人点头应道。     ......     而刘德此时在府中召见了工部尚书徐光启,工部侍郎徐海,刘德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他二人。     刘德将几张帛书递给二人,说道:“孤召你二人来,便是希望你二人能够将纸造出来!”     “纸?”     徐光启与徐海对视一眼,对纸这个词汇有些不解。     徐光启二人接过刘德递来的帛书,详细的查看。     刘德对二人道:“此帛书上便是孤想出的一些造纸的方法,如今不管是士子还是官吏,读书皆用竹简,竹简笨重而不适用,手写一卷万余字的经书,就需要几十卷卷竹简,需要一人数日之工,价格昂贵,光是搬运都需要牛车。     就算贫寒子弟想要读书,根本就买不起,更何况世家将这些经学、诗赋、兵法之书藏在自己家中,供子弟学习,就算有钱,也是买不来这些书籍的。     百姓因何而愚昧?这便是主要原因!如果想要解决世家垄断知识的问题,就必须要找到物美价廉,能够快速推广,替代价格昂贵,持有不便的竹简,而纸便是孤所说的能够替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