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殿中的官员纷纷望向徐阶亦是好奇这位首辅会如何作答是不是真要推行这个禁铁令。

    “皇上董郎中此言谋万世之策!而今大明生铁已经富足多则必为兵器对大明的安定是一个隐患!虽然此举有损铁课收入但跟大明的万世太平相比这点收入可谓是微不足道。另外据臣所知今东南及岭南出现很多大作坊其护院之数动辄过百之多人人都有精良武器请皇上务必防微杜渐。”徐阶早已经有想法般当即便是进行回应道。

    林晧然心里黯然一叹若有所思地扭头望向了徐阶。

    这该来终究还是要来后世都知道隆庆开海却不知隆庆禁铁。

    在众多的矿产中只有铁矿才允许民营但限制极多。采铁和冶铁必须得到州县衙门的批准且雇员不能超过五十人不得雇佣外地流民且开炉时间限于每年农闲季节贩运生铁必须向当地官府申请旗票等。

    正是如此这仅是给大明的发展埋下了一个小小的隐患而始作甬者正是这位被后世视为贤相的徐阶。

    以福建为例明初时期的铁课收入是每年1243万斤至于隆庆元年是2992斤。正是因为这条禁令的影响直到明亡都是保持着这个数字大大地限制了冶金业的发展。

    严嵩的贪墨损害的往往是一时之利但徐阶推出这种限制冶金业发展的“禁铁令”却是让到大明一步步走向毁灭。

    防微杜渐?

    殿中的官员听到徐阶的一番分析亦是露出了沉思之色。

    如果朝廷减少一点微不足道的铁课收入却是能够让大明万世安定这确实是一笔合算的买卖可谓是谋万世的好国策。

    “皇上臣反对!”林晧然略作沉思便是毅然选择站出来反对道。

    咦?

    郭朴和高拱不由得好奇地望了一眼旁边的林晧然却不知林晧然是故意不让徐阶称心如意还是确实不支持这个禁铁令。

    徐阶的眉头微微蹙起同时显得厌恶地瞥了一眼林晧然。

    殿中的官员亦是纷纷交换起眼色当即又是嗅到了一股火药味。

    隆庆暗自叹了一口气仿佛早已经意料到一般便是对着林晧然抬手地道:“林爱卿请说!”

    “铁农耕之利器也!今天下太平近两百年开拓农田与日俱增所需农具更是只多不少。若是如今朝廷限制生铁唯利商人必定坐地起价令到天下百姓受到他们的盘剥!”林晧然抬头望向隆庆显得一本正经地分析道。

    他不知道徐阶和晋商是否已经垄断铁矿但此举的经济逻辑是显而易见。一旦朝廷禁止地方开设新铁矿那么必然造成铁价高涨进而普通的百姓需要承当铁价暴涨的价格成本。

    普通的百姓其实离不开铁器不说农耕要的铁犁、锄头和铁铲等平时生活中的柴刀和菜刀同样离不开生铁。

    正是如此不管是为了整个大明的冶铁业还是为了避免百姓承受更高昂的耕作和生活成本他都要坚定地反对这个荒唐的决策。

    这……

    殿中的官员听到林晧然抛出这个观点亦是不由得认真地深思起来。

    这禁铁固然能够有效地限制地方盗贼的发展更是保持着朝廷武装力量的绝对优势但带来的负面作用似乎亦是显而易见。

    正如林晧然所言这生铁价格高涨后却是需要普通百姓来承当进而让到原本背负重税的百姓是雪上加霜。

    一念至此大家纷纷扭头望向徐阶看这位首辅是否会做出让步。

    “林阁老你此话言过其实更是欲图混淆视听。这农具又非衣物而今天下百姓早已经每家有一犁所需不过是极少之量纵使推高农具价格亦是影响个别新户而已!”徐阶却是戏谑地望了一眼林晧然然后理直气壮地反驳道。

    殿中的官员听到徐阶的比拟生动这家具确实不像衣物时常换新亦是纷纷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