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越过自己的队友协助防守外侧绕道的两名防守端锋,只能够协助古德温防守内侧的防守截锋梅柏恩。     资源浪费!     这就是真正的资源浪费!同时,防守组以三人冲传却制造出了巨大的威胁——因为布莱恩特和克莱门斯的冲传正在逐渐蚕食优势,一步!再一步!一次!再一次!不知不觉中,两名防守端锋就要形成突破,进而完成擒杀了。     同时,另外一名防守截锋托尼-麦克丹尼尔(Tony-McDaniel)则连续后撤步,加入了线卫群的行列,在后撤之中盯防着跑卫高尔的行踪,并且快速加入了轰爆军团的行列,把所有传球防守的线路全部掐断。     如此一来,虽然短传区域是空档,但陆恪却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朝着短传区域传球。一来,三名防守前线正在制造连连险情;二来,八名防守球员负责盯防四名接球球员——如果再加上落后一拍上前的高尔那也只是五名接球球员,其中还包括了轰爆军团的强大防线,这也意味着传球线路越来越狭窄渺茫。     如此防守阵型是不是有些耳熟?     仅仅在本场比赛中,西雅图海鹰就已经第三次使用了。但在此之前,旧金山49人的进攻起始位置都比较靠后,这也意味着防守组需要覆盖的面积更大,这也使得陆恪成功破局了一次;但现在进攻起始位置在二十二码线之上,这也使得端区以及端区前沿的区域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身着白色球衣的客队球员,密集恐惧症患者恐怕就无法坚持下去了。     那么,陆恪应该怎么办呢?     后撤步!     这是陆恪的第一个应对方案。提前预判之后,陆恪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后撤步,轻轻松松地拉开了整个口袋空间,然后球场之上就出现了奇特的一幕——     三名进攻锋线球员联手阻挡着一名防守锋线球员;而布莱恩特和克莱门斯两名防守球员则双双推着自己对峙的进攻截锋球员连连前冲,斯坦利和布恩正在节节败退,然后……前者的四人团体就和后者的四人团体形成了一个断档:布莱恩特推着斯坦利、克莱门斯推着布恩,他们已经切入了口袋之中,三码!五码!七码!正在步步紧逼地朝着陆恪推进,而另外四个人都已经被遗留在了遥远的开球线附近。     防守组通过战术变动制造出了难以想象的冲传效果,完完全全深入口袋之中,为四分卫的传球制造出了无穷压力。     但陆恪却通过提前预判和提前移动成功制造出了足够的空间,脚步已经提前拉开了距离,这让布莱恩特和克莱门斯的如意算盘没有能够直接奏效,至少给陆恪留下了足够的反应时间。     布莱恩特和克莱门斯依旧没有放弃,因为他们都坚信着,轰爆军团坚守的防守二线绝对不会留下太多空间,这也意味着,陆恪依旧没有传球路线,陆恪依旧在口袋之中移动,他们只需要持续施压,就能够完成防守任务!     推进!再推进!布莱恩特和克莱门斯都咬紧牙关地持续前冲。     布恩及时控制住了自己的身体,尽管防守卡位已经要丢掉位置了,但他还是死死地咬住牙关阻止了克莱门斯。     斯坦利的身体过于笨重,重心在最开始被撞击混乱之后,他就没有能够调整回来,如同摇摇欲坠的坦克般节节败退,现在完全是依靠着自己的体重优势如同拦路虎一般,死皮赖脸地卡住了自己的位置;但布莱恩特的突破只是时间问题了。     陆恪的脚步持续在口袋之中移动,视线余光注视着两名防守锋线的前冲,但主要注意力还是集中在了传球路线之上,只要能够把橄榄球传送出去,眼前的危机局面就能够迎刃而解。可是……没有空档!     完全没有空档!     两名近端锋和两名外接手已经完全被淹没在了汹涌人群之中,大片大片的白色之中透露出些许隐隐约约的红色,所有空档都太过狭窄也太过朦胧,稍稍不注意,他的传球就可能成为被抄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